我们想要注册一家新公司时,要选择成为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你都是怎么考虑决定的呢?其实这个问题也很简单,我们有这样一些信息,大家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对比,就会很快找到我们自己到底选择哪一种了。
成立一家公司,主要其实是面对客户,如果从客户角度来考虑,一般大公司客户都要求供应商必须有一般纳税人资质,以便他们公司抵扣进项税,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客户要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你就要认定一般纳税人。如果你要从供应商的角度考虑,一般纳税人,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只要购入的原材料及固定资产取得了合法的票据,就可以抵扣进项。所以是否选择成为一般纳税人,首先看你的上游能不能取得进项发票即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不能取得,就别当一般纳税人了。其实这两方面的考量主要还是看以后的缴税情况。
想要更好的确定自己选择哪一种,我们可以将两者进行对比,找到差别: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两者在这几个方面,差别还是较为明显的, 如果你看到这里还在纠结,到底该怎么选择,那你也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1、看规模——如果公司投资规模大,年销售收入很快就会超过500万元,建议直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如果估计公司月销售额在10万元以下,建议选择小规模纳税人,从2019年1月1日起,将享受增值税免征政策。
2、看买方——如果你的购买方预计未来主要是大客户,很可能他们不会接受3%征收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样建议直接认定一般纳税人,否则选择小规模纳税人。
3、看抵扣——如果你的公司成本费用构成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占比高,进项税额抵扣充分,通过测算估计增值税税负低于3% ,建议选择认定一般纳税人,否则选择小规模纳税人。
4、看行业——如果是16%税率的行业,且为轻资产行业。这类行业一般增值税税负较高,建议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否则选择一般纳税人。
5、看优惠——看你所在行业能否销售增值税优惠政策。比如软件企业增值税超税负返还等增值税优惠政策,如果能享受,建议选择一般纳税人,否则选择小规模纳税人。
有的朋友不禁会问,那日后我想换成小规模纳税人或者一般纳税人可以吗?目前我国将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标准由50万元和80万元上调至500万元,并在一定期限内允许已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让更多企业享受按较低征收率计税的优惠。所以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在考虑取得票的支出增加时,比较的对象不但要考虑增值税的税率差,还要考虑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以上内容转载于网络,目的用于交流和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尽快安排删除。